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多项成果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1-11-05 浏览次数:2538

      2021年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韩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会议颁布了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计264个项目、10名科技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获奖。

      浙江工业大学袁巨龙和蔡袁强两位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完成的成果“高性能滚动轴承加工关键技术与应用”和“超软土地基处理关键技术”分别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浙江理工大学胡旭东教授主持完成的“高性能无缝纬编智能装备创制及产业化”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袁巨龙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支持下,针对高端滚动轴承制造难题,历经十余年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研发,在高精度滚动体高一致性加工方法、滚动面高表面质量抛光技术、轴承加工装备方面取得了重大创新与突破,实现了高性能滚动轴承制造产业化。成果攻克了高性能轴承核心元件高一致性和高表面质量加工世界难题,大幅提升了轴承品质。研制的航天高性能轴承打破了国外封锁,在卫星、天宫、神舟等成功应用,市场占有率 90%以上。大规模产业化的民用精密低噪音轴承国内市场占有率 60%,并出口到欧美国家,产生了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形成了一批国家、行业及军用轴承标准,显著推动了轴承行业的科技进步。

      蔡袁强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金及重大工程项目的支持下,历经十余年,对江河湖泊疏浚及滩涂面整治形成的超软土地基处理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团队发明了“促固结-防淤堵”絮凝预处理防控技术和复合絮凝剂,形成了防淤促排真空预压高效处理成套技术体系,编制一批行业标准、规范及工法,攻克了超软土地基处理时间长、成本高、效果差的难题,将“论文”真正写在了大地上。目前相关技术应用于我国浙江、江苏、天津、广东等沿海省、市并推广到“一带一路”沿线的印尼、越南等50余项超软土地基处理工程,节约了砂石资源,保护了环境,加快了供地速度,缓解了土地资源紧缺,为我国城市发展和“一带一路”工程建设提供了保障。

      浙江理工大学胡旭东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联合相关单位开展科技攻关,针对现有纬编织物制造过程存在生产流程长、柔性响应差和综合效能低的弊端,摒弃了国外选针式技术路线,另辟了变轨式无缝纬编成型的研发思路,攻克了复杂机电系统可靠运行难题,通过发明变轨式无缝纬编成型方法、研制全成型纬编装备以及创新装备网络化集群生产技术,实现无缝纬编织物高效柔性集群化生产,取得纬编生产技术与装备的重大突破。该成果改变了全球纬编织物制造长期采用缝接成衣生产模式,推广建设纬编数字化车间,节约了投资成本和厂房占地、综合效能提高39.7%,近三年新增产值19.1亿元。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纺织机械产业整体技术和装备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我国传统纺织行业的产业转型升级,显著增强了我国针织机械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为我国纺织机械产业的科技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