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的“新常态”如何描绘
作者: 来源:中国科技报 发布日期:2015-03-18 浏览次数:4775

        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动力,必须打造万众创新和公共服务“双引擎”。“创新”再度成为今年两会期间一大热词。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首次以“新常态”一词描述了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此后,“新常态”成为解读中国经济的热词。

  经济新常态下的创新要如何布局,企业无疑是最重要的践行者。《中国科学报》记者就此采访了长期关注该领域的两会代表委员,试图为当下企业创新找寻新答案。

  须突破传统路径

  “‘新常态’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中低速增长转变。”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向晓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尽管其过程表现出来的是经济增速的下降,但增长的动力机制却发生了变化,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

  向晓梅认为,对于企业来说,未来的创新可能涉及到两方面问题:既包括企业原有存量的创新升级,也关系到企业未来增量的创新发展。

  所谓存量升级就是通过技术改造,对企业原有的工艺设备进行全新改造,从而提升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和重新对产品进行市场定位。与此同时,企业还要有一个增量的发展,要利用互联网实现企业整体商业模式的颠覆式创新,开辟企业新业态的发展。

  “这跟传统路径是完全不同的,是排浪化消费向个性化消费的转变。”向晓梅强调,未来,企业应从用户需要入手,以最便捷、成本最低的手段去组织资源进行生产,对消费人群以及消费方式要有一个准确把握。

  在向晓梅看来,第三次工业革命并非单纯以技术革新为主调,而是在技术基础上实现的一个商业理念的颠覆。“这对企业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新常态下的最大挑战。”

  须以体制与人才为纲

  尽管明晰了未来的创新路径,然而,代表委员们还是对国内目前的创新态势表示了不同程度的担忧:如不能破除现有管理体制的羁绊,未来的路也许并不好走。

  “这里面主要是管理体制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黄泽民的一番诘问颇为值得回味,“首先要搞清楚一个问题,就是到底谁想要创新?”

  黄泽民强调,创新应该是来自于各个经济主体的内在动力,“说简单点就是为了赚钱,进行差异化而非价格上的竞争”。比如,美国也尽管从未提出过创新发展的口号,但是其创新的成绩却是有目共睹的,遍布于军事、化学、制药、互联网等各个领域。

  “在中国的所有企业当中,民营中小企业的创新欲望最强,因为他们面临的市场生存压力最大,相比之下,那些日子过得舒服的大企业一般是没有这个动力的。”黄泽民指出,未来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使各个经济主体都能形成内在的创新冲动。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张国初对此表示认同,并进一步指出,很多国企在人才引用、资金和资源分配方面的确存在着一些问题。“人才是创新的关键,然而,那些油水大的国企,招进来的人很多都是关系户,而那些真正优秀的人才无法在最适合的岗位上去发挥自己的潜力。长此以往,企业必然会面临生存发展的种种困境。”

  令张国初倍感遗憾的是,在之前的两会上,每年都会有很多针对上述问题的提案,但最终解决得都不是很好。“如果这些问题能够得到正视和解决,让大量优秀的年轻人才获得成长的空间和机遇,社会的创新活力才会真正迸发出来。”张国初说。

  须培育创新土壤

  2014年12月3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其中,关于明晰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表述,似乎让人们看到了中国企业科技创新的一缕曙光。

  《方案》指出,发挥好市场配置技术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突出成果导向,以税收优惠、政府采购等普惠性政策和引导性为主的方式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活动。

 

  “多年来,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受到了很多阻碍,许多技术仍然停留在实验室,转化的成功率很低。”张国初分析说,这可能是由于在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很多配套制度与法律法规还没有跟上。

  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构建问题,向晓梅认为,千万不要走两个极端,“要不就是政府大包大揽,要么就是什么都不管,这都不是科学的决策与执行方式”。

  她同时呼吁,一定要营造一种鼓励创新的文化和社会背景。“我们的创新文化和社会基础还不够扎实,广泛性还不够。要知道,创新是非常容易失败的,所以要允许失败,形成一种文化上的认同与包容。”